慈悲妙音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0772|回复: 0

(第6集)【白話fó法開示视频】fó陀当年的故事 视频+音频+文字

[复制链接]

4913

主题

4913

帖子

103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037416
发表于 2020-3-5 11:28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
(点击上方三角形按钮播放视频)



省流量模式

点击上方三角形按钮播放音频




佛陀当年的故事



各位来自全世界的佛友们,还有心灵法门的弟子,大家晚上好!

今天师父想跟大家讲一个故事,就是一个挑粪的人叫尼提,佛陀怎么样来度他出家。这就是佛陀当年用什么样的智慧和耐心,来度这么一个机缘成熟的出家人。

在佛陀住世的那个年代,舍卫城中有一个贱民(贱民就是不是很高尚的)名叫尼提,因为他种姓卑贱(过去人家说你姓什么是代表着你的高尚和低下),一生就帮别人做着除粪的工作养活自己,就是挑大粪。

有一天,佛陀在祇洹精舍当中,他一看到除粪人尼提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,于是就带着阿难进城,想去度化尼提。尼提这时候正好拿着盛满便溺的瓦罐,准备到城外去倒掉(过去把粪便倒到泥土里,挖个坑倒进去,然后把它再埋掉,过去他们都是这么处理粪便的),远远地看见世尊朝自己走来,看见世尊安详的步履,庄严的仪表,眉宇间散发着那种金色的毫光,不由得让他自惭形秽,就觉得:“哎呀,我这么脏啊,怎么能给佛陀看见呢?”立刻避道而行,悄悄地离开了。当他快要走出城门的时候,却不料又与世尊相遇了。其实佛陀是有意来度他的,佛陀知道他走到哪里。这时候端着盛满便溺的瓦罐的尼提心想:“赶快回避吧!”但是心里一阵慌张,转了一个身,没想到,这个瓦罐正好撞到墙壁上,立刻“砰”破碎了,粪便溅了他一身,又是在世尊面前,他又羞愧又恐慌。这时候佛陀走到他面前,慈悲地对他说:“你想不想出家修行啊?”“哎呀,从未有过这么温柔的声音跟我尼提讲话啊!”他又感动又紧张地回答:“世尊,您是尊贵的刹帝利种姓出身,您的弟子也都是和您身份相称的贵族,我是一个卑贱的奴隶,怎么能和他们一样成为您的弟子呢?”

佛陀对尼提说:“佛法的殊胜就像清净的泉水,能够洗除一切的污垢;而又好似熊熊的烈焰,无论是巨大还是微小,细致或者粗劣之物,都能焚烧殆尽。佛法的慈悲与平等是广大无边的,不论是贫、富、贵、贱、男、女,只要发心想修心的人,都能从佛法获得最究竟的利益。”佛陀的开示就像黎明的曙光,让尼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光明和希望,心中萌生出想要出家的愿心。佛陀就请阿难带着尼提到城外的大河边去沐浴清净,再将他带回了祇洹精舍。在精舍中,他听闻佛陀开示,尼提心开意解,立刻得证初果(得证初果就是开悟了,想出家了。像你们现在得证初果,有的人还没得证初果,正在初初果)。

尼提于是恳切地请求佛陀要出家,他说:“我要出家。”佛陀对尼提说:“善来比丘,须发自落,袈裟自着。”佛陀这么一讲,一刹那,尼提头发自己掉落了,给他换上一件袈裟之后,一下子法相庄严出来了,像个和尚了。这个时候,佛陀就开示四圣谛,尼提比丘立刻证得四果阿罗汉,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一时灭尽,证得神通自在。

舍卫国的人民听到低贱的除粪人尼提竟然出家了。那个时候出家都是要非常高贵的身份,皇亲贵族啊,都是很高贵的。这个时候心里都怀着轻蔑的想法,他们也不了解佛陀为何要度一个奴隶出家修行,于是在街头巷尾纷纷地议论。很多人说:“哎呀,这样低贱的人怎么配受我们的礼拜和供养呢?”“哎哟,假使尼提进城托钵,我们家都会被他弄脏了。”这样的流言蜚语传播得特别快,没想到连国王都知道了这件事情。国王听到这件事情之后,心中一则轻蔑,一则疑惑,于是乘着宝车,带着奴仆们,到了祇洹精舍,请佛陀为其解惑。

一行人马到了精舍门前稍作休息。这时,尼提比丘正坐在山门外的巨石上缝补衣物。七百个天人周匝围绕在他边上——他们眼睛看得见的,国王看到这个殊胜景象,心中赞叹不已:“哎呀,这个比丘怎么这么厉害啊?他怎么有天人在他身边的?”走到尼提比丘面前说道:“和尚,朕要想见佛陀,麻烦尊者为替通报(就是替我通报一下)。”国王还不知道他是尼提。尼提比丘立刻神通开始,全身没入巨石当中,出现在佛陀面前,一下子就到了佛陀那里了,然后向佛陀禀告:“佛陀,波斯匿王现在正在精舍门外,想来向佛陀请法。”佛向尼提比丘说:“你用你刚刚所现的神通出去,请国王入内。”尼提比丘立刻身体一缩,从巨石石缝当中又钻出来了,就像水能够自由出入一切空隙一般,没有障碍,“啪”人钻出来了。他向国王说:“已经帮国王通报过了,请大王入内。”国王看见这个尊者:“哎呀,他怎么进去便进去,出来便出来?”又惊奇又赞叹,先前的疑惑、恶念一扫而空,决定先不问除粪贱奴出家的事,想先问问佛陀,刚刚这位能变神通的尊者,他为什么有这么自在无碍的大神通。

国王想着想着,就走到了佛的面前,顶礼佛陀,右绕三匝,恭敬地退坐在一边(古时候,皇上到精舍里面要绕三下,然后坐下来。后面有人跟着,打一个伞什么跟着国王绕三圈,那种威示就出来了。有个人跟在后面,就有威示),向世尊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:“世尊,之前为朕通报的那位尊者有大神通,我看见他可以全身没入巨石,犹如水流渗入石中,也可以自在地从巨石当中现出。不知这位尊者上下如何称呼啊?”(过去称高僧大德都是“上下”,比方说上某下某大和尚。)佛陀就告诉波斯匿王说:“国王,这位神通自在的比丘,正是目前舍卫国中人们所流传的除粪人尼提。我已度化他出家,证得阿罗汉果。”国王一听,高傲骄慢的念头马上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欣慕和欢喜。佛陀再次向国王开示:“国王,一切世间万物万事总离不开因果,人生在世,为何会有贫、富、贵、贱、尊、卑、苦、乐的果报呢?完全是过去生中自己所种下的因啊。过去生中的心常怀仁爱、慈悲、谦让、敬顺的善念,身常行尊敬三宝、长辈,爱护晚辈,一切众生之善行,今生就会得到尊贵和富有。如果你过去生中凶残暴虐、贡高我慢,放任随顺自己的各种不好的毛病,生生就感得卑贱贫穷的果报。所以,国王,因果就是世、出世间的真理。”

波斯匿王再次问佛:“请问佛陀,尼提尊者过去生中种下了什么样的因,今生才感得穷下贱的果报?他过去世中又种了什么样的因,今世可以遇佛得度,成就圣果呢?祈请佛陀慈悲开示。”佛陀告诉波斯匿王说:“过去在迦叶佛灭度后,有十万比丘僧。在这个僧团中,有一位比丘担任僧团中的执事,这位比丘因为身体有病,常常腹泻、频尿,但他并不外出至架房如厕,而是排泄在金银打造的器皿中,仗着权势,命令他的弟子处理排泄物。因为他在僧团中担任着重要的执事,他便放任自己的习气,高傲自大。身体稍微有一些不舒服,他就懈怠堕落,指使弟子替自己除粪便,然而他所命令的弟子是一位已经证得初果的圣人。因为这个缘故,他在五百世中都生为下贱的人,以替别人除粪来养活自己,一直到了这一辈子,他还是为人除粪的贱民。但是由于他曾经出家,守持戒律,所以这一生因缘成熟,得遇如来,听闻法要,能漏尽烦恼,证阿罗汉果。国王,你知道刚才说的那位驱使圣人除粪的执事人是谁吗?他就是尼提比丘的前世。”

波斯匿王听了佛陀的开示,茅塞顿开,法喜充满,高傲之心消失殆尽,赞叹道:“如来出现于世,真是太殊胜难得了,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可以蒙受法益,离苦得乐。”说完,国王从座而起,走到尼提比丘前恭敬长跪,顶礼尼提比丘,至诚忏悔先前所造的恶念。此时,佛陀见波斯匿王已除掉慢心,更为彼说微妙法义。佛陀说:“执相修布施、持戒,乃至希望生天,这些都是生灭的法,并不究竟。唯有不住相,修一切善法,心无所住着,才是最究竟的大乐啊。“这时在场的大众听到佛陀微妙的开示,皆有所体会,一心闻法精进,依教奉行。

这个故事选自《贤愚经•卷第六》。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:你今天偷懒,你今天让一些修得很好的人,用你的贡高我慢心去指使他,去让他做这个、做那个……所以在佛法界里法师有个规矩的,不能消耗自己的功德,什么事情要自己做。你叫别人做了,你在消耗自己的功德,这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地叫别人付出,你的功德会随之而消失。他就是因为叫了一个他的弟子去除粪,而且这个弟子是已经证得了初果的一个圣人。什么叫圣人?这个人已经不是一个凡人了,这个人很快就能够上天的。所以这个人没有种上善因,他种了恶因,最后得了恶果。

我们要怎么样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未来?我们每个人要学会自己消自己的业障,不要去造孽,不要随随便便去用别人,用别人越多,你欠别人就越多。自己能做的自己去做,自己不能做的去求别人做,用功德还。所以,能做的人,一定要好好地爱惜别人,哪怕别人跟你做了,你说一句“对不起,谢谢你”,你都会业障、消耗福报少很多。所以你看法师都不愿意别人给他们做,因为会损害他们的功德。希望我们学佛人每个人都要自己做,还能做你不做,以后年纪大了,对不起,你就老得快。你越不劳动,越不自己付出,你损失自己的福德越快。

师父希望你们好好地用佛的智慧来改变,来真正地让自己能够懂得怎么样在人间化解烦恼、化解恶缘,怎么样让自己在学佛的道路上能够正信正念。任何的懒惰,任何的懈怠,任何的烦恼,都是因为我们远离了智慧。如果有智慧,你就会破除一切迷惑颠倒,修成正果。希望大家好好地修,一定要一世修成。

今天给大家就说到这里,谢谢大家。

 


更多精彩开示

敬请点击下方链接

白话佛法开示视频合集

开示音频全集畅听

视频下载合集


英文字幕视频讲座

Buddhism in Plain Terms by Master Jun Hong Lu





感恩聆听  随喜分享

初学答疑  学习跟进


关注【慈悲妙音】论坛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文章推荐

随喜转发 感恩有缘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慈悲妙音

GMT+8, 2024-11-9 09:44 , Processed in 0.074824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悲妙音 X3.4

© 2001-2020 慈悲妙音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